• 地址: 300新竹市四維路41號3樓

Blog Details

想當自己的老闆,卻不知道一人公司怎麼開始?勞健保要怎麼處理呢?別擔心,這部影片就是你的創業指南!我幫你整理了所有你該知道的成本及勞健保,讓你創業少走冤枉路!

個人經營、個人接案的創業者,無論是斜槓或是正職,通常不會在一開始就開公司,而是先做一陣子試水溫,發現生意好到一個程度,真的能以此為業,才會認真考慮是否要開公司來營運。

但是,當你還沒開公司之前,如果客戶需要你開發票給他怎麼辦?當然是請同業代開發票阿!反正客戶有拿到發票就好,至於是誰開的發票,通常客戶不會太在意。但你知道這是違法的嗎?

對!你說的沒錯,大家都這樣做。但大家都這樣做,不代表就是對的、就是合法的。

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成立一人公司來營運,這集影片就是為你而做的。如果你是已經成立的一人公司,這集影片的內容也同樣適用。

看完本文,你將會了解:

  1. 成立一人公司有哪些考量?

  2. 一人公司勞健保的疑難雜症

  3. 一人公司有哪些成本與稅務風險?


一、成立一人公司的考量

大部分個人創業者開一人公司之前,會考慮的是開公司划不划算,如果划算的話再開公司,如果不划算的話,就繼續以個人名義經營就好了。但在考慮划不划算之前,其實你應該要先知道法令有沒有規定,什麼情況需要辦理登記?如果法令規定要辦登記,其實也就沒有划不划算的問題了,因為該登記就是要登記。

法令規定必須辦理稅籍登記的情況有兩種:

1.有固定營業場所

如果有固定營業場所的話,就必須要辦理稅籍登記。什麼叫做固定營業場所呢?

指的是任何有對外營業的場所,所以包含了實體店面、門市、取貨點、辦公場所、工作室、展售場所、聯絡處,甚至是供網路團購的取貨點,都是有固定營業場所。畫面上有列舉更詳細的規範,對固定營業場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。

所以,只要你有實體店面,就要辦稅籍登記,如果你有兩間店面,就要辦兩個稅籍登記,有幾個店面就要辦幾個稅籍登記,每個都有獨立的統編。所以如果你開個團購的取貨店面,或是有店面的早餐店、飲料店,都一樣要辦稅籍登記。

而且不論營業額的高低,就算完全沒有生意,也要辦登記。另外要留意一下,就算只是試營運而已,也一樣要辦理登記。

2.無固定營業場所

達到營業稅起徵點,才需要辦理稅籍登記。營業稅起徵點目前為「月銷售貨物達10萬」或「月銷售勞務達5萬」,營業稅起徵點已經18年沒有調整了,114年調整的。無固定營業場所指的就是純做網路交易,例如做網拍、電商,而且沒有囤貨、沒有客戶接待區,才符合無固定營業場所的條件。所以並不是網路交易就一定是無固定營業場所喔!

而且從112年起的網路交易新制,規定網路交易的賣家必須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編,在辦理稅籍登記時,還必須要增列「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」與「會員帳號」等資訊,而且在判斷是否達到營業稅起徵點時,要以所有網路平台及銷售管道的銷售額總額計算,減少了逃漏稅的機會。

這點與政府近年運用AI大數據查稅的趨勢相符,國稅局對網路交易的監管越來越嚴格,隱身經營的地下經濟空間正在快速縮小,所以建議你,該辦登記還是要辦。

3.綜合兩者

而常見的情況是,有銷售貨物也有銷售勞務,如果兩者兼具的話,怎麼知道要不要稅籍登記呢?這時候金額就要依比例計算。

舉例:例如銷售貨物7萬、銷售勞務3萬,這樣要達營業稅起徵點嗎?算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把實際銷售額放在分子、起徵點放在分母,所以銷售貨物就是7除以10,銷售勞務就是3除以5,最後把7/10+3/5=13/10,算出來分子金額13大於分母金額10,表示實際銷售額13大於起徵點10,當然就要稅籍登記囉!

如果你符合以上兩種情況之一,有固定營業場所,或是無固定營業場所,但是銷售額達營業稅起徵點,就必須辦理稅籍登記。

所以這時候設立一人公司,就不是考慮開一人公司划不划算的問題了,而是法令規定必須要稅籍登記。如果你不符合以上兩種請況,就可以自行考慮要不要辦稅籍登記了。

這邊要釐清一個觀念,有固定營業場所的創業者,在開業前就必須完成稅籍登記,這點沒問題,但辦理稅籍登記與營業額是否達到起徵點無關,這是兩件事。有可能依規定你必須辦理稅籍登記,但是銷售額沒有達到營業稅起徵點,所以你有登記但不須繳稅;所以請不要誤會成:未達營業稅起徵點就不用辦理稅籍登記喔!

4.法令以外的考量

談完法令規定之後,成立一人公司還有很多好處,例如節稅、利於取得資金、建立專業形象、法人有限責任的防火牆等。

除了這些好處之外,更重要的是,你必須要知道,公司開下去之後,額外多出哪些成本?在開公司之前就有這些認知,對經營事業來說有很大的幫助,特別是在定價的部分。因為很多行業的定價是採用成本加成法,如果沒有把成本抓準,可能就會定價錯誤,影響到後續的營運,事情就大條了!


二、一人公司有哪些成本?

1.勞健保怎麼保?

對創業者來說,預先了解勞健保怎麼保,除了能掌握你的保費金額之外,更重要的是,未來退休時能領多少勞保老年給付,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。

因為當你是別人的員工時,投保額不是你可以決定的,而是公司依據你的薪資而調整的,正確的作法會依「經常性給與」的金額作為投保額。

但當你成立一人公司之後,沒有人會幫你調整投保額,你必須自行調整。除了公司分配給你的營利所得太高,被健保署主動調高投保額之外。

所以,接下來談一下一人公司的勞健保,到底要繳多少?

2.兼職創業,勞健保繳多少?(已有正職工作)

很多斜槓創業的朋友都會擔心,開公司後勞健保費用會不會增加?答案是:不一定!

如果你原本就有正職工作,勞健保已經由公司投保,那麼兼職創業不需要額外成立勞健保單位,在正職公司的主要勞健保月繳金額維持不變,但須留意新公司可能產生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負擔。

(1) 勞保繳多少?

你原本公司繳多少,現在就一樣繳多少。勞工自行負擔比率20%,保險費率12.5%,所以把投保額×12.5%×20%,就是你要繳納的勞保費。

以基本工資28,590舉例,每個月要繳的勞保費是28,590×12.5%×20%=715。

(2)一般健保費

你原本公司繳多少,現在就一樣繳多少。勞工自行負擔比率30%,保險費率5.17%,所以把投保額×5.17%×30%,就是你要繳納的健保費。

以目前114年的基本工資28,590舉例,每個月要繳的健保費是28,590×5.17%×30%=443。

(3)二代健保補充保費

斜槓開一人公司,有兩種情況需要繳補充保費:兼職所得、股利所得。

● 兼職所得

什麼叫做兼職所得呢?指的就是這間一人公司開給你的薪資扣繳憑單,因為你的健保投保在原任職公司,所以那間公司算正職,而這間一人公司發的薪水就算是兼職。

兼職所得達基本工資,就需要全額繳納2.11%補充保費,114年的基本工資是28,590。舉例:你從一人公司月領3萬薪資,全年度的補充保費=30,000×2.11%×12個月=7,596

因為最近幾年基本工資常常調高,所以每年年底要留意一下,明年的基本工資有沒有調整。

● 股利所得

股利所得達2萬,就需要全額繳納2.11%補充保費。

股利所得指的是公司的盈餘繳完營所稅、彌補完累積虧損、提列10%法定盈餘公積之後,分配給股東的股利。

這樣講太複雜,你就簡單理解為,公司發給你的股利,股利憑單上面的股利,就是股利所得。

舉例:今年一人公司發放30萬股利給你,補充保費=30萬×2.11%=6,330,所以公司會先把6,330扣下來繳給健保局,剩下的293,670才是你實際拿到手的股利,但是你的股利憑單上面的股利金額一樣是30萬喔,並不會因為繳了補充保費,就讓你的股利所得下降。

以下是兼職創業的「兼職所得」與「股利所得」的二代健保整理

特別提醒一下,如果斜槓開公司,你的勞健保在原公司,但是當你開始雇用員工時,是強制成立健保投保單位的,這點要特別注意!

這邊我們稍微延伸思考一下,如果公司支付薪資給自己,屬於兼職所得,雖然超過基本工資的門檻會產生2.11%的補充保費,但這筆薪資是公司的費用,可以合法地從公司稅前利潤中扣除,所以這筆薪資費用可能為公司節省20%的營利事業所得稅。當然,是否真的能節到稅,還是要看營所稅的申報方式而定。

另外,還會連動影響到股利分配,因為公司利潤降低,所以未來可供分配的盈餘也會降低,假設因此讓年度股利分配總額低於2萬元的門檻,就不會被課到股利所得的補充保費了。

因此,支付一筆稍微高於基本工資的薪資,雖然要繳一筆兼職所得的補充保費,但可能因此節省營所稅,而且還同時避開了第二筆補充保費。

所以,要怎麼做呢?這取決於公司的預期利潤、負責人個人的綜合所得稅率,以及對現金流的需求。因為這不只是帳面上申報薪資所得而已,而是真的要從公司發薪水給你,真的有金流,比較不會出問題。

2.專職經營,勞健保繳多少?(無其他正職工作)

勞保是為了勞工投保的保險,所以勞保無法在一人公司投保,因為必須有員工才能成立勞保投保單位,沒有員工的一人公司,是無法成立勞保投保單位的。

分享一個常見的問題。假設你的一人公司目前沒有僱用員工,而且你原本投保在職業工會、農漁會、公所或是以眷屬身分投保,請問健保還需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嗎?

答案是:要喔!所以要記得成立健保投保單位,原本投保在工會、農漁會、公所或是以眷屬身分投保,記得轉出,才不會重複投保。

如果你不是斜槓兼職開公司,而是專職經營公司,原則上應該要成立健保單位,而且你本人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。

有僱用員工

接下來,當你的公司具一定的規模,開始雇用員工時,就開始有更嚴格的勞健保投保義務。即使你現在還沒有開始雇用員工,也建議你可以先稍微了解一下。

一個常見的迷思,員工未滿5人不強制成立投保單位,這是勞保的規定,不是健保。健保的規定是,只要成立公司,就需要成立健保投保單位,並且幫員工加保。所以勞保與健保的規定是不同的,要留意一下!

大家都知道,員工未滿5人的公司,非勞保的強制投保單位。但請注意! 非強制是指雇主可以「選擇自願成立投保單位」來為員工加保,而不是指可以把員工推去職業工會加保。

其實未滿5人不強制成立勞保投保單位,我認為是很特殊的一個規定,因為理論上,無一定雇主的勞工或是自營作業者才會投保在職業工會,有一定雇主的勞工應該投保在公司,不管公司員工人數多少,只要受雇於公司,就應該投保在公司。

而且,就算員工投保在職業工會,公司還是要幫員工投保健保、就業保險及提撥退休金,所以並不是請員工去工會投保就完事了,公司至少都要幫員工投健保、就保及勞退。

接下來談一下專職經營公司的勞健保,有兩種情況:員工未滿5人、員工5人以上。以下針對這兩種情形的雇主個人的勞健保費快速介紹,勞工的勞健保費就不贅述了。注意喔!以下只談負責人個人的部分!

(1)員工未滿5人-健保

● 健保投保額

• 未自行舉證=最高一級313,000(114年)

• 自行舉證=最低為40,100(114年),而且不得低於員工的投保額。

自行舉證是舉證些什麼東西呢?請參考下圖。區分為公司、行號、專技人員、小規模單位,各自有不同的資料需要檢附。

● 一般健保費

雇主自行負擔比率100%,保險費率5.17%,所以把投保額×5.17%,就是你要繳納的健保費。

以最低投保額40,100舉例,每個月要繳的健保費是40,100×5.17%=2,073

● 補充保費

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以分成兩類,一類是公司需要繳納的,另一類是所得人需要繳納的。而公司扮演的角色,就是公司必須幫所得人代扣補充保費,並且在一月份時,將代扣的明細申報給健保局。

公司繳納的部分比較單純,我們先快速介紹一下。

● 公司繳納之補充保費

雇主薪資扣繳憑單的金額,全額都要繳納補充保費。例如雇主薪資扣繳憑單金額50萬,公司須繳納的補充保費=50萬×2.11%=10,550。

提醒一下,這是針對有僱用員工的情況才需要繳納,如果是未雇用員工的一人公司,就不用繳納這筆補充保費了。

● 個人繳納之補充保費

負責人個人繳納的補充保費,常見的有這兩類:營利所得、四倍獎金

營利所得

(雇主的營利所得-雇主全年健保投保額)×2.11%,就是雇主個人要繳納的補充保費。

舉例:營利所得100萬,雇主月投保額40,100,雇主全年度投保額=40,100×12個月=481,200,補充保費=(100萬-481,200)×2.11%=10,947。

四倍獎金

累計獎金超過投保額四倍的部分,要繳納2.11%補充保費。

什麼叫做獎金呢?可以簡單理解為,只要超過健保投保額的金額就叫做獎金。

舉例:假設我的健保投保額全年度都固定是40,100,四倍就是40,100*4=160,400,如果我今年總共領了200,000的獎金,我需要繳納的補充保費金額就是(200,000-160,400)×2.11%=836。

這個例子是以全年度累計一起計算,是比較粗略也比較簡單的算法,如果你沒有打算很精準的話,可以這樣直接算。如果要算得精準一點,就要每個月計算,金額才會準確,只是會比較麻煩。

(2)員工未滿5人-勞保

未滿五人不用投勞保?

剛剛有談過「未滿五人不用投勞保」這件事,但其實這句話造成很多誤會。

因為一般簡稱的「勞保」,其實當中包含四個部分:「普通事故保險」、「職業災害保險」、「就業保險」及「勞工退休金」

未滿5人的公司,法律「不強制」雇主為員工投保勞保中的「普通事故保險」,但「強制」投保「就業保險」與「職業災害保險」,並「強制」提繳勞工退休金。不管有幾個員工都一樣。

而且未滿5人是「不強制」成立投保單位,但還是可以選擇投保在公司。如果公司選擇不成立勞保單位,只能省下普通事故保險的保費,其他的職保、就保、勞退一樣要繳,但是如果因此導致員工無法請領生育、傷病等給付,雇主將面臨直接的民事賠償責任,潛在損失的風險可能遠大於保費成本,要小心!

其實這個風險的本質,是將保險給付的責任從「勞保局」轉移至「雇主」身上。一旦雇主選擇「不自願投保」,等同於選擇「自行承擔」所有原本可由保險給付的項目。每個月節省了幾百元的保費,卻可能面臨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潛在負債,值得嗎?

這邊談到好幾次的勞保、職保、就保,這三種保險的目的不同,給付的內容也不同。

勞保主要是針對工作期間及離職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保障,例如生育給付、傷病給付、失能給付、老年給付、死亡給付。

而就保是針對短暫離開職場的生活保障,例如失業給付、提早就業獎勵津貼、職業訓練生活津貼、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、失業人及眷屬健保補助。

另外,職保是針對遭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的保障,以及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。包含的項目很多,請參考畫面這張圖。

負責人勞保怎麼保?

接下來談負責人(雇主)的勞保怎麼保?因為雇主不是勞工,沒有強制投保勞保,因此雇主沒有「就業保險」以及雇主提撥的「退休金」。

但雇主可以自行投保在工會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,甚至都不保,直接繳國民年金也可以,但如果公司有成立勞保投保單位,雇主就必須投保在公司,不能保在工會。

提醒你,職業工會的加保資格為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,你覺得沒有僱用員工的一人公司負責人算是自營作業者嗎?雖然實務上大多會從寬認定,但他們的身分在法律定義上稍有不同,請選擇與你業務最相關的工會。

如果投保在工會,通常投保額會比較低,而且政府會負擔40%保費,所以自行負擔60%保費,比較便宜。不過通常工會需要繳交入會費以及會員年費,這部分也要一併考量。

此外,其實工會都會有一些福利,有些工會的福利甚至會多到很划算,例如有五一勞動節禮金、生日禮金、歲末聯歡晚會、自強活動。當然,每個工會的會費、年費及福利都不同,這邊提出來讓你參考一下。

如果以基本工資投保在工會,勞保1,973+職保36=2,009元。職保的金額會依不同行業而異動。

如果保在自己公司,個人自付額20%保費,雇主要負擔70%保費。至於投保額要保多少,就要看雇主的營利所得而定了,營利所得÷12就是勞保投保額。目前勞保投保額最高45,800,而且最低不得低於員工的投保額。

• 未自行舉證=勞保最高一級45,800、職保最高一級72,800(114年)

• 自行舉證=最低為28,590(114年),而且不得低於員工的投保額。

整理一下,負責人的勞健保負擔金額

自行舉證檢附的文件請參考,如果是新設立的公司,不會有這些文件,可以檢附切結書,最低的投保額是28,590。

另外退休金的部分,雖然沒有雇主提撥的6%退休金,但可以選擇自提退休金,每個月固定依投保額提撥固定比例到個人退休金帳戶,比例上限是6%。

(3)員工5人以上-健保

員工5人以上,與剛剛的員工未滿5人大同小異,只有負責人的健保投保額下限不一樣。

● 健保投保額

• 未自行舉證=最高一級313,000(114年)

• 自行舉證=最低為45,800(114年),而且不得低於員工的投保額。

● 一般健保費

• 雇主自行負擔比率100%,保險費率5.17%,所以把投保額×5.17%,就是你要繳納的健保費。

• 以最低投保額45,800舉例,每個月要繳的健保費是45,800×5.17%=2,368

● 補充保費

補充保費一樣分成公司繳納與個人繳納,扣費的規定與剛剛介紹的員工未滿5人是一樣的,這邊就不贅述了。

(4)員工5人以上-勞保

員工5人以上,強制成立勞保投保單位。負責人的勞保就要投保在公司了。基本上跟剛剛介紹的員工未滿5人的負責人勞保規定一樣,這邊就不贅述了。

請直接參考表格比較清楚。

3.自行執業專技人員,勞健保繳多少?

自行執業之專技人員比一人公司的自營業主,多了一個投保額34,800的選項。

規定是這樣子的:未僱用有酬人員幫同工作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,其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,最低以投保金額分級表第6級(114年為34,800元)為限。

說白話就是,沒有僱用員工的自行執業專技人員,自行舉證的最低投保額是34,800。

什麼叫做專技人員呢?經由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的普考、高考、特考及格取得證照,並且自行執業,受雇不算喔!

但是有除外的規定,如果你是自行執業的會計師、律師、建築師、醫師、牙醫師、中醫師,這六師就沒有34,800這個投保額的選項可以選了。最低就是40,100了。

4.記帳費繳多少?

記帳費沒有標準,而且也不能訂標準,因為訂標準可能會違反公平交易法。

一般來說,記帳費每月3,000以下的是記兩套帳,而且沒有做進銷存。有沒有做進銷存跟記一套帳或是兩套帳沒有直接關係,有些公司有做進銷存,但記的還是兩套帳。

記一套帳的記帳費可能會是記兩套帳的兩倍以上,因為記一套帳要花很多時間處理,所以也貴很多。

另外,設立一人公司通常還會有公司設立登記費、辦公室租金、電子發票平台使用費等,這些也建議你要一併考量。

5.勞保怎麼保才划算?

談到勞保及退休金的問題,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矛盾現象:低保費、高保障。

很多人一方面希望投保額低一點,因為這樣勞健保費比較便宜;另一方面又希望未來退休時,可以多領一點老年給付,這兩件事基本上是互相違背的。

因為勞保老年給付,無論是一次領或是月領,都是以「平均月投保薪資」為計算基礎,只是公式不同而已。一次領的「平均月投保薪資」是退保前3年的平均投保額;月領的「平均月投保薪資」是投保期間最高的60個月平均投保額。

所以,很常見的問題是,投保額及年資的最佳規劃?幾歲退休前的月薪如何設定,如何影響退休金?

其實,影響老年給付的主要因素有投保年資、退休年齡、平均月投保薪資,所以你只要掌握這三項,就知道投保額要在什麼時候、做什麼調整,才能繳少少的保費,又領到多多的老年給付。

話說回來,員工的勞保投保額就是經常性給與,而雇主或自營業主的勞保投保額是以營利所得÷12,投保額有他的規則,不是拿來操作溢領退休金的工具。

所以,刻意調高投保額,好讓未來領取老年給付時可以多領一點,是有風險的喔!


三、一人公司能節多少稅?

一人公司的節稅效果,很難用一個公式簡單的跟你說,營收多少就能節多少稅,因為當中牽扯到很多的變數。

但一般情況來說,節稅效果與個人所得通常是正向的。如果你經營的個人事業所得越高,開公司節稅的效果應該會越明顯。

開公司能節稅的關鍵有三點:

  1. 成本抵扣
  2. 稅率
  3. 盈餘分配

如果你對一人公司節稅的議題有興趣,請參考EP.62 【一人公司節稅密碼】個人經營還是開公司?掌握一人公司的4大好處

1.注意稅務風險

談到節稅的議題,我要特別提醒你,如果你開一人公司純粹只是要用來節稅的話,可能會讓你失望。

舉例來說,你原本個人所得很高,個人綜所稅都繳到30%、40%,所以想開公司來節稅。這種情況不限於個人創業者,有些高獎金的業務人員也會開一人公司來節稅。

重點來了!如果只是想把個人的所得移轉到公司,其他條件都不變的話,稅務風險是存在的!

因為常見的情況是,開公司與原公司對應,領薪水時開發票給原公司報銷,但實質上還是跟以前受雇時一樣,這樣很顯然只是開公司來避稅而已。

因此,公司必須要有實質上的營運,所以營運所產生的各種費用你也不能少。例如高專房仲的獎金太高,開公司來節稅。那麼,這間公司也必須要有開發業務會產生的廣告費、佣金,以及營運會產生的各種費用,這樣才會合理。

如果你原本就是個人創業者,照理說成立一人公司之後,與公司營運相關的成本應該少不了,所以看起來開公司確實有在營運,應該就比較沒問題了。

2.實質課稅原則

這邊要特別提一下,以課稅來說,實質課稅原則是很重要的概念,這個概念並不是國稅局或是會計師專屬的,我認為創業者更應該要有這個認知,公司的營運具有合理性是必須的。

舉例,以一人公司來說,當你做到一定的程度時,公司的利潤應該很高,因為只要你有穩定的營收來源,同時你的成本又比較低,因為沒有雇用員工的人事成本、沒有太多固定資產、甚至不用承租辦公室,整體的營業費用都比較低,相對的利潤會比較高。

賺很多當然很棒,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,稅也會繳比較多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?有些人就會把腦筋動到「蒐集發票」。

因為如果蒐集各式各樣的發票打統編來抵稅,例如水電維修、修車、加油、餐費、3C產品、家具、裝潢,除了有些發票可以抵5%營業稅之外,還可以入帳當費用,進而降低帳上的利潤,就可能降低公司的營所稅。

但重點是,這些看似是公司營運會發生的費用,如果蒐集很多相關的發票來抵稅的話,是可以的嗎?

如果是公司實際支出的費用,發票本來就應該要打統編入帳,這毫無疑問。但如果蒐集很多發票純粹是拿來抵稅用的,根本不是公司實際支出的費用,這樣風險是存在的,而且是違法的,營業稅法、所得稅法、商業會計法、稅捐稽徵法,所以千萬不要為了省一點點的稅鋌而走險。


四、重點總結

1.法令規定與登記要求

在考量開公司是否划算之前,應該優先考量法律要求是否符合規定。個人創業者若有固定營業場所(如實體店面、門市),必須辦理稅籍登記,無論營業額如何,即便是試營運也一樣。

如果無固定營業場所,但銷售額達營業稅起徵點,也需辦理稅籍登記;但如果無固定營業場所,而且銷售額未達營業稅起徵點,就不需辦理稅籍登記。

複習一下,營業稅起徵點目前為「月銷售貨物達10萬」或「月銷售勞務達5萬」。

2.一人公司勞健保問題

斜槓創業者若將勞健保投保在原公司,無需為一人公司額外繳納勞健保費;但若專職經營且未僱用員工,必須成立健保投保單位,而勞保通常會保在工會,可以累積年資。

如果已經開始雇用員工,脫離一人公司的階段,區分為「員工未滿五人」與「員工五人以上」這兩種情形,勞健保分別有不同的規定。

此外,兼職所得、獎金、股利可能需要繳補充保費,這部分比較容易遺漏。

3.公司營運成本

成立一人公司需考慮的成本包括登記費用、記帳費、稅金、勞健保、租金等。

看到這邊,你已經知道一人公司有哪些成本,也釐清了勞健保的問題以及稅務風險了,接下來你更應該知道公司開下去之後,要如何處理公司的帳務。所以建議你看一下這部影片,相信對你的營運會有所幫助。EP.63 【避稅雷區別誤踩】一套帳 vs 兩套帳:創業必修課,避稅的致命誤區,千萬別踩坑!

🎬觀看完整影片

🎧收聽Podcast


延伸閱讀:

EP.62 【一人公司節稅密碼】個人經營還是開公司?掌握一人公司的4大好處

EP.64 【5%營業稅怎麼省?】為什麼你繳那麼多營業稅?破解發票抵稅迷思、創業者必知盲點!

EP.69【一人公司設立懶人包】公司行號比較、步驟流程全公開!租賃稅、營登、資本額、地址、項目一次搞懂!

EP.38 【發票狂打統編抵稅?】掌握這三點避開稅務風險

EP.56 【2025報稅必備】薪資、扣繳、健保一次搞定,老闆、會計、人資輕鬆省稅,簡單上手

EP.59 【出事你要扛!】勞健保操作風險大公開!絕對不能踩的4大勞健保雷區


創業財稅速成班|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創業攻略

想更有系統地建立你的財稅防火牆嗎?這堂課集結我多年實戰經驗,從公司設立、節稅規劃到財務管理,給你最直接、最能上手的完整攻略!課程附贈大量實用表單,讓你不再紙上談兵!立即點擊下方連結,加入課程,為你的事業打下最穩固的基礎!

🔗 立即前往